母亲的“老话”伴我成长 ——母亲节忆母亲 -凯发天生赢家

主管主办: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: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: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
法治导读:
“三重境界”守护大写的中国“v” ——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!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: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 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、省级媒体组团“打卡”!深挖十堰检察新闻“富矿”! 荆州: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:“两长”同庭履职,“亮剑”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“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”40件参选案例
母亲的“老话”伴我成长 ——母亲节忆母亲
2024-06-19 05:50:54 来源:楚天法治 点击: 0
  文/毛传林
  我的母亲是亿万个母亲中最普通最普通的一个,她生于旧时代,缠过脚,后来没缠了,名曰:“解放脚”,没上过学,一字不识,但她深知教育的重要,不仅想方设法让子女上学,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,总爱用一套套的老话叨叨,给儿孙们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印记,十分受用。母亲的老话很多很多,拮取只言片语为大家分享。
  一
  “喊人不赊本,只是舌头打个滚”,只要家里来了人,母亲总要用这句话督促我们喊人。这与当下情商 智商的理念十分契合。我们养成了习惯,并把“喊人不赊本,只是舌头打个滚”作为家训往下传。我的外甥继承得最好,他爱喊人,见人熟,与谁都很亲热。他上的北方电力大学,是毕业就失业的时期,我妹妹、妹夫都下岗职工,要关系没关系,要人脉没人脉,上哪里应聘就业呢?愁坏了一家人。哪知这小子,坐火车回荆州公安家乡时,就与坐在一块的旅客聊天,在舌头滚动中竟然结交上了北方电网公司的领导,一路下来,领导对他顿生好感,主动邀他去应聘北京电网公司,外甥捡了个大漏,顺利入职北方国家电网公司,其公司就在北京,全家大喜过望。他在公司干得风生水起,已是处级干部。
  二
  “力气去了有来的”这也是母亲的口头禅。母亲是街道弹花社的,脚踩弹花机弹棉花,我上初中那会,一放学就去帮着踩弹花机,因是联营的,帮母亲踩,也帮社里同事踩,干活舍得出力,养成了习惯,我一去满弹花社的人都受欢迎。1968年我作为全县首批知识青年下放到狮子口镇斗兴场村,下放去农村,母亲又说:“懒惰人压成痨,勤快人路成槽”。这其实与“力气去了有来的”是辨证关系,是教育我,与人共同劳作要勤快,舍得下力气,不让别人吃亏,同时,要量力而行,千斤担子,多次挑,多次挑只会把路跑成槽,不会把人压成痨病。我下放农村那几年就这么着,干农活勤快不偷懒,但也不出“苕力”干蠢事,在集体劳动中不偷懒、不耍滑,初春育秧车水,我冒冷下水安水车水梯,生产队卖余粮我掌车把拖板车,修荆江大堤,挑土打夯,样样卖力,如果是分组、分土方任务,我总被人争抢着要。生产队长(后当了大队长)特别喜欢我,让其2个儿子,拜继做我干儿子,队长母亲说,大的有8岁了,年龄差距太小,就让6岁的拜继了我,我一20来岁的知识青年当干爷,有些可笑,但亲情浓浓,结下了一辈子的缘。
  三
  “做了好事好事在”“在家不打人,出门无人打”“只有千里的人情,没有千里的威风”,母亲总是用这些老话教育儿女积德行善,不“傍着门框子狠”,与人和睦,“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”,“借东西要还,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”,这些为人处世之言,她说到做到,那时有讨米要饭的,她总是给其一大碗,街坊邻里有困难,周济帮助,不图回报,母亲的善良赢得街坊们好口碑,平时街坊不叫我母亲的名字,都喊“南英菩萨”,好人一生平安,母亲一辈子没生病没住过医院,90岁无疾而终。
  四
  “家有良田千亩,不如薄艺在身”,母亲很看重技能技艺,崇尚手艺人,文革停学后,准备让我拜师学木匠,此时,国家政策来了,我成了首批下放知识青年,三年后招工进公安县第一砖瓦厂当窑匠,做摆窑工,虽是国营企业,但条件艰苦,高温高尘高噪音,上班工作时上身打赤膊,下身穿短裤,脚穿破解放鞋,一身尘土一身汗,是招工进厂知青中分在最艰苦的工作岗位的一人。同时招进厂的50名知识青年,十多人跑回了家,我也不例外,但我一回家就被赶回厂,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,怕吃苦怎么行啊,“身子快活,牙齿安乐”,母亲用这些老话教育我,无奈我回厂继续当窑匠。后来我以优秀工人阶级身份充实公检法当上警察,后来当派出所长。其间,一亲戚找我要当招聘辅警,我用母亲的那句:“家有良田千亩,不如薄艺在身”劝他不要当辅警,因为转为正式警察,必须考试,凭关系不可能,劝他去学了油漆手艺,后来搞装修工,当小包头,走上了致富路。
  五
  母亲的老话很多,富有哲理,她有个表妹与我们家住在一条街上,一生无子女,常上我们家串门,看到我们家总是点灯吃晚饭,很是不解,她走后母亲说:“无儿的不知有儿的苦,有儿的不知无儿的孤”,“有儿穷不久,无儿久久穷”。对待当时的困难充满信心,母亲文盲一个,其老话很多,富有正义。“秤平斗满不亏人,三分利益吃饱饭,七分利益饿死人”,讲的是经商诚信之道,取利之道,“寸洞不补补尺五,针尖大的窟窿斗大风”,讲的是查隐患补漏洞之道,“问心无愧,不怕打雷”“为人不做亏心事,不怕半夜鬼敲门”讲的是为人之道,“养儿不读书,只当喂头猪”,讲的是育儿之道等等很多,很精辟充满智慧。
  母亲一个文盲,怎么有那多金玉良言呢,并非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,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是生她养她的乡土滋养了她,她出在公安县孟家溪镇的呙家垸子,是被黄田湖环绕的村子,那儿农耕文明十分典型,与“一门三进土,南北两天官”的公安三袁故里隔湖相望,耕读氛围浓。孩提时我随母回亲家,总能见到一堆人念歌本子,有《岳飞传》《杨家将》之类历史故事,也有《增广贤文》之类,中华文明的文化种子深扎在民族的魂里,呙家垸子精典老话之乡,她滋养了母亲,母亲又滋养了我们。点石成金的母亲老话,绽放着中华之明之光,绽放着母爱如海,大爱无疆。
电子杂志往期回顾

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

}); }
网站地图